深秋的一天,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有着“绿色金库”美誉的闽北大地。在延平区科技特派员事情示范点——福建昊铭现代农业生长有限公司苗木基地里,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院省级科技特派员黄梓良、园林系主任黄华明、党总支副书记陈剑勇一行正在举行考察调研,并与福建昊铭现代农业生长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明忠、总司理吴志伟配合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揭牌。“公司刚建立时,仅有苗木基地1000多亩。福建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资助公司解决了在绿化大苗培育大苗移植和改头换种等方面存在的技术问题。
如今公司苗木基地扩展到2136亩,引进培育美国红枫等20多种珍稀树木和几十种常用绿化苗木。”吴志伟先容说,“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的共建,校企双方进一步精诚协作,充实发挥学院科特派团队的技术服务气力,提升在校师生创新创业能力,引导学生到农村下层发挥专长,实现了校企资源的有机联合和优化设置。”南平市是我省最早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地域,延平区的王台镇溪后村被称为“中国科特派第一村”。
福建林职院是省内唯一的林业职业院校,地处南平市延平区,深入贯彻执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专业人才、设备和技术优势。肩负科技助力乡村振兴的新使命,近年来,福建林职院科技特派员奋斗在服务“三农”一线,把技术带到田间山头,把创新带到阡陌间,力争让结果辐射到“百村、千户、万人”,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也为学院扎根闽北大地办妥林业教育带来了机缘。改变结硕果 喜悦写在农民笑脸上艳阳家庭农场位于延平区洋后镇,林景扬大学结业后接受了农场治理。
由于不懂科学种植,他根据父亲传统的那套措施,长年累月农场桔柚的树冠过大交织,泛起着花链、效果链变少等问题,导致农场15亩桔柚每亩产量才4000斤,经济效益低,收入一直不高,有时甚至辛苦一年还赔钱不少。为相识决问题,福建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每隔10到15天就到现场指导一次,建议农场将桔柚举行移植。起初,林景扬父亲并差别意:“你们这些专家有实地履历吗?种了十七八年的果树怎么能说移就移呢?”于是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团队想了个措施,农场桔柚一半移植,一半保留原样,一年后用产量说话。
一年后艳阳家庭农场桔柚产量首次突破25万斤,产值达70万元。盘算了收成账,一年下来增收50万余元。“丰收了,丰收了!”林景扬父亲这下可服了这些专家,立马将桔柚全体作了移植。
看到艳阳家庭农场在林职院科特派团队的指导下产值大幅提高,大大提高了乡亲们生产的努力性和自信心,纷纷联系林职院,2018年年底,有近10户农户特地多次到校表现希望学校能够组织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他们。“有大专家做我们的指导,一定能赚钱。”延平区绿果缘种植互助社刘师傅朴实无华的话语里包罗了乡亲们对新品种、新技术的盼望,对丰收和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盼望。技术送田头 增强群众的“造血”功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教师作为科技特派员把现代农林业科技送到村民家里。
”林职院院长刘文开说,2018年,学院从特色种植、花卉栽培、农产物加工等领域选拔48名科技特派员,开展技术服务与科技推广64项,闽北凌驾6万人获益。今年学校教师有106人申报科技特派员,让科技结果辐射到“百村、千户、万人”,推动农林业提质增效,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效。
林职院科技特派员根据农村企业的生发生活纪律,制定种种灵活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服务方式,深入到对接企业和农村,充实使用圩集和各种群众集聚等场所,接纳实地操作、个案分析和面上指导等方式现场开展林业知识普及、实用技术解说和实操方法示范。在田间山头现场指导,解决实际问题,手把手地教授知识和技术,将技术教授到农民手中,倍受村民接待。依托学院“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该院先后举行林农、果农、苗农、花农、竹农培训班,造就工业创新、脱贫致富能手,培训人员达3000多人次。资助贫困农户转变生产谋划看法,从思想上脱贫;学会一门实用技术,拓宽群众脱贫渠道。
通过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等科技服务运动,辐射到乡村农户,为脱贫致富提供科技支持,有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激励促融入 以机制保障人才“活水”林职院十分重视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落实,根据“省市县三级联动、供需精准对接”的原则,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好比,在各种评优评先事情中,对作出突出孝敬的科技特派员予以优先推荐;将科技特派员的服务量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事情结果纳入职称评聘业绩内容等,勉励和支持更多的具有中级以上农村、企业急需专业技术,并有相关科技结果和科技服务履历的学院教师、科技人员发挥专业特长,踊跃到场科技特派员队伍,助力农村服务脱贫致富和企业转型升级,开展创新创业服务。学院建设省、市、院级科技特派员制度,推荐优秀的科技特派员申报省、市级科技特派员,组建院级科技特派员队伍,学院给予相应的政策和经费支持。
2019年,学院教师有106人申报科技特派员,是南平市科技特派员申报人数最多的单元。团队大作战 助力科技结果转化科技特派员,起的是桥梁纽带的作用。科技帮扶下,充盈的不仅是农民的钱袋子,另有科技特派员的视野和技术。
福建林职院的科技特派员依托学院资源和专业优势,遇到难题自己无法解决时,就组建团队攻坚克难。学院组建15个协同创新研发团队,11个技术服务团队,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勉励教师主动开展技术研发和科技结果转化,提升学院教师的科技服务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学院先后建立尹伟伦院士事情站、省高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森林景观植物繁育技术应用工程中心、林业有害生物疫情省级判定中心、林业观察设计院和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2018年共取得30多项科技结果。获益庞大的不仅是农民。
宽大科技特派员把论文“种”在了大地上,在开展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和工业创新历程中,积累了富厚的实践履历,提高了自身专业水平,提取了生动实例的教学素材,他们将这些素材运用到课本编写、课件制作、案例分析和教学实景,提升了整体教学水平,特别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教学质量到达新高度,具有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从“千万工程”到“乡村振兴”,从科技扶贫到科技强农富农,多年来,福建林职院宽大师生坚持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流传科技种子,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同时,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立德树人为基础,用科技特派员实践结果指导办妥高等农林教育,全面推进新农科建设,为“三农”事业生长建设造就领军者与实干家,努力在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里种出累累硕果。文章泉源: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政府。
本文关键词:福建,林职院,发挥,yobo体育官网下载,培训基地,优势,让,科技
本文来源:yobo体育官网下载-www.kmhczx.com